那是李太后还守着一盏孤灯,极为虔诚地诵读经文。
迟迟更鼓,耿耿星河,太后的所有缠绵悱恻的心事,都寄托在普陀海潮的梵唱之中。
就在她幽居慈宁宫的这些日子,由她的儿子朱翊钧宸纲独断的朝局正在急遽地发生变化。
继撤查冯保之后,他采取的又一个暴风骤雨式的行动就是彻底清算张居正。
去年刚过小雪节,在云台召见了内阁首辅张四维之后,朱翊钧突然颁旨谕告全国,撤销赠给张居正的“文忠公”
谥号。
不几天,第二道谕旨又刊载在通政司的邸报上,张居正生前受封的太师、上柱国等爵号一并剥夺。
春节前,第三道旨又明发出来,收回皇上对张居正的一切诰赠,连赐给他的瓷器、银章、八宝银锭以及题匾等,无分巨细一一追缴。
此前,自王国光被革职到冯保的家被抄,一连串的消息已使所有领取朝廷俸禄的官员确信政坛的风向已变。
但他们仍心存侥幸,认为皇上如此行事,是对他万历六年因曲流馆事件差一点儿被废除一事的报复。
对于张居正殚精竭虑矢志推行的“万历新政”
,皇上还会一如既往地实施推行。
但是,随着一大帮因张居正整饬吏治实行“考成法”
而被罢黜的官员的起复,这些人才相信,皇上在秋后采取的所有举动,显然都经过深思熟虑。
种种迹象表明,他对自己登极十年来,由他的母亲李太后、张居正与冯保三人组成的牢不可破的“铁三角”
,已是深为痛恨。
如今,他要尽快地摆脱这个“铁三角”
对他的钳制。
当务之急,除了大量撤换他们相信的官员,还必须将他们推行的种种改革予以纠正。
如果不这样,人事的更换便完全没有道理。
基于此,朱翊钧对张居正的清算,便由表及里、由近及远步步为营地全面展开。
自冯保被发配南京“闲住”
,李太后幽居慈宁宫与佛为伴,再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对朱翊钧形成制约。
所以,他才能为所欲为在一个月里连下三道谕旨,将他多年来陆续颁赐给张居正的所有荣誉一概剥夺。
万历十一年的春节,京师各大衙门的官员都是在风声鹤唳惶惶不安中度过。
自己为了避祸而申请致仕的,遭人弹劾而被免职的官员几乎每天都有十几个,而每天前来吏部报到的起复的谪官贬官也不在少数。
这种乱哄哄的场面让一些矢志国事的良臣循吏深感寒心,也让一些局外人深刻地领会到什么叫官场险恶,尺水狂澜。
过罢春节,朱翊钧又亲书一道谕旨,由司礼太监张宏送至内阁:
说与首辅张四维,辅臣申时行、余有丁、许国等知道,即命刑部右侍郎邱橓、东厂掌印太监张鲸率人前往湖广荆州府,查抄张居正府邸。
各有司配合,不得有误。
钦此。
这道圣旨由张鲸代拟,发阁之前,张鲸已将草稿送给张四维秘密改定。
而且,正是由他亲自推荐刚刚到京履职的邱橓担此重任。
他知道因张居正生前拒不起用邱橓这一过节,邱橓对张居正已是恨之入骨。
现让他前往荆州查抄张居正的家,他一定会铁面无情不遗余力。
朱翊钧对张四维这一建议深为嘉纳。
但是,当中旨到阁之日,张四维却假装震惊,立即领头与三位阁臣一齐具名向御前呈进阁本,恳求皇上念及张居正生前辅政有功,不要对其抄家。
朱翊钧读到阁本,立即批复回来:“尔等维护欺君之人,是何用意?谁敢为虎作伥,朕绝不姑息!”
措辞如此之严,阁臣们一个个吓得面如土灰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相邻推荐:我不想活得这么累 七苦录 白昼的星光 妃一样的公主 最慢的是活着 找麻烦是我的职业 良臣不可逑 原生之罪 泡沫之夏(全集) 大周小冰人 一念情深 都市小花农 相遇千万次的陌生人 我在西藏这些年 三国全史:全两册 走过青春爱过你:暖读系列(共15册) 忏悔录 你若盛开 兄弟 青崖白鹿记·十周年纪念版(全2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