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帝的旨意很明确,让赵承嗣三天后去上任。
第二天一大早赵承嗣先去拜会了刘知信,两人谈了一天,具体不知道谈了些什么。
第三天赵承嗣去办理了一下手续,手续办完他已经可以算是武德副使了。
最后一天他直接去上任了,早就有相关的人员来迎接这位新长官了。
当然了,武德司属于禁军,虽然是名义上的,可他们训练的地方也是在禁军校场。
禁军是封建时代直辖属于帝王,担任护卫帝王或皇宫、首都警备任务的军队。
说白了也就是个保镖的部队。
但是又因时代、文化与地域的不同,有其他异名同义的名称,如禁卫、亲卫、近卫、御林军等不同称呼。
那时候的禁军可谓是精英,在后周之前禁军则是一种荣誉。
大宋的禁军此时也是大宋的正规军,大分部是驻扎在都城开封和附近,平时拱卫京师的安全,战时开赴前线。
大宋的禁军分属殿前司与马军司、步军司“三衙。”
三衙的最高长官分别称为殿帅,马帅,步帅,合称三帅。
对于三司的领导机构可分为:
就殿前司而言:最高长官为殿前司都点检,其实为殿前司副都点检、殿前司都指挥使、
殿前司副都指挥史、殿前司都虞侯。
就马军司而言:依次为侍卫亲军马军司都指挥使、侍卫亲军马军司副都指挥使、侍卫亲军马军司都虞侯
同样的步军司侍卫亲军可分为,马军司都指挥使、侍卫亲军步军司都指挥使、马军司副都指挥使、侍卫亲军步军司都虞侯。
不过赵匡胤当了皇帝之后,殿前司和马步军司最高长官现在都是都虞侯了。
还是用那些资历浅的人担任,防止再出现在一个赵匡胤。
而武德司也是按照禁军的编制来的。
大宋的禁军是以营基层单位,调动与参加征讨都是以营为单位进行。
营的长官为指挥使、副指挥使,一个营大概五百个人,营也称为是指挥所以一般的外出征战都是以多少指挥来计算的。
在营下面就设都,每都通常为一百人,长官称为为都头。
都以下的编制应该是什伍之制,有军头、“十将”
(管辖10人)等士官。
不过皇城司中也有很多人是关系户,当然赵匡胤也没有指这些人为自己办事,就是养着他们。
可是赵匡胤虽然任命他为武德副使,却给了他一个指挥使的职务,这一个营都是这种人,不知道怎么想的。
这些人都是好吃懒做的,每次都是武德司中最垫底的,各个都是不思进取。
赵承嗣拜会刘知信的时候,刘知信给告诉他了。
当他赶到校场的时候,本营的一百人马已经排列的整齐,在那里等着这个新来的长官,都在猜测这个副使还是指挥使的家伙到底是什么来头。
士兵甲:“你说咱们这个指挥使到底是什么人,比石保兴副指挥背景还大?
听说咱们上一个指挥使,这次高升了,去了地方当刺史了,可以捞钱了。”
说完还一脸羡慕。
士兵乙:“不管是谁,都没有我们的份,在混几年换个职务享福去。
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,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。
相邻推荐:少僧侠亦情 错误系统 一仙独大 千金妆 没事就爱打打怪 少僧侠亦情 温情杀手在都市 第一刀界 神级修理术 异世小村长 终极因果系统 败家女闯天界 全民金手指 都市之非正常人类收养所 美人颜:蛇蝎煞妃 阴阳侍 合婚秘籍 哲学家的奇妙旅程 武侠之新世界 萌妻羞走,恶魔总裁的霸道人生